东西问·镇馆之宝|张建文: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怎样折射文明交流互鉴?

发布时间:2024-04-29 04:50:00 来源: sp20240429

   中新社 郑州12月7日电 题: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怎样折射文明交流互鉴?

  ——专访洛阳古墓博物馆副馆长张建文

   中新社 记者 刘鹏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现藏于洛阳古墓博物馆,是馆藏“镇馆之宝”。这幅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唐代壁画,生动描绘了隋唐时期胡商以骆驼装载丝绸往来通商贸易的场景,曾多次应邀外展。该壁画有何特别之处?它讲述了怎样的文明交流互鉴故事?为什么说它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之一的有力例证?洛阳古墓博物馆副馆长张建文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请介绍一下胡人牵驼载丝壁画的考古发现过程。

  张建文: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是在它埋藏于地下1300多年后被发现的。2005年4月,唐代安国相王李旦孺人唐氏墓被发现,墓道两侧绘有50余平方米的大型精美出行图壁画。因现场条件所限,一些壁画上的土锈难以处理,因此被送到实验室进行清理。

  2010年,在清理壁画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墨线勾勒的圆圈状图案,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清理完后面连着的线条,考古人员发现,这幅巨大的壁画生动再现了胡商远赴洛阳,把一捆捆生丝、一匹匹绸缎用麻布和皮革包裹并装上骆驼,组成商队向西踏上丝绸之路的场景。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洛阳古墓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 记者:胡人牵驼载丝壁画的发现有何意义?

  张建文:壁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胡人与骆驼的固定组合在唐代墓葬中十分常见,多以唐三彩形式出现。唐代古墓的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例。该壁画生动展现了唐代诗人杜甫诗中“东来橐驼满旧都”“胡儿制骆驼”的生动景象。

  东西方之间的中亚地区,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变化莫测,只有骆驼才能穿越那些令人生畏的沙漠戈壁。画上的胡人,几乎都是深目高鼻,满脸浓密的络腮胡,或秃头顶,或卷发,身穿翻领长袍,足蹬高靴,戴各种胡帽。他们作为中西贸易和文化的传播者,往来于丝绸之路。这幅传神的壁画作品,表达了对商人的钦佩和崇敬,也是对勇敢、开拓精神的一种歌颂。同时,说明当时的画工,是可以经常见到外国人的,正是对他们有深入了解,才能塑造和呈现出这些生动的容颜。

  从汉代到唐代,骆驼形象的变化也表现出中外交往的不断深入。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且显得有些稚拙,骆驼蹄与马蹄无异,在形象塑造上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北朝时期,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多以驮载物品为特征,主要展现骆驼的运输用途。到了唐代,人们将骆驼与对外交往、交通贸易紧密联系,胡人牵引载货骆驼的艺术形象十分普遍,很多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的精彩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勾画出“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美妙图景。

  同时,很多考古文物也展示了丝绸之路畅通后带来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例如,来自异域的扁壶、胡瓶、角杯、带把杯等器物的造型和纹样,给工匠带来新的创作灵感。通过对外来器物的借鉴、取舍和改造,唐代新崛起的一批器类,在实用性方面适合中国习俗,观赏性方面融入东方审美。又如盛唐以后外来的高桌、高椅流行,也改变了古代中国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古代器物的形制变化,揭示了胡汉文化的交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胡人牵驼载丝壁画正面线描图。洛阳古墓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 记者:为什么说胡人牵驼载丝壁画可以印证洛阳是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之一?

  张建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时社会上有大量胡人和骆驼,为壁画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画师才得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创作出传神的作品。另外,这幅壁画出土于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的出行图中,也说明胡人大量参与了当时的政治生活。

  从时代背景来说,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而来的国内外客商云集洛阳,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日益繁盛。特别是隋炀帝和武则天称帝时期,洛阳作为正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种、肤色的人在此汇聚,贸易和商品在此汇集,文化和思想在此交融传播。因此,洛阳是亚欧多元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的历史见证。

  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的门外道路上,清理出密密匝匝的车辙印和骆驼蹄印,印证了当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这幅胡人牵驼载丝壁画,以及同时期洛阳出土的色彩绚丽、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无不向人们昭示:踏上丝绸之路,绕不开隋唐洛阳城。因此,胡人牵驼载丝壁画的发现,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之一的有力证据。

  

出行队伍局部线描。洛阳古墓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 记者:胡人牵驼载丝壁画为何入选洛阳古墓博物馆“镇馆之宝”?

  张建文:胡人牵驼载丝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以气驭线,以线传神”的艺术特点。壁画中胡人骄傲的神情、骆驼昂扬的姿态以及驼背上的丝绸卷、胡瓶体现了“丝路精神”。站在壁画前,参观者会被壁画高超的艺术水平所吸引,被其雄浑的气势所震撼。

  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对话,也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交流融合中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开放的中国在包容、平等、互惠中与世界同好,创造了不朽的文明成果。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到唐代则上升为一种包容开放的精神。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方在不断交往交流中寻找自身前进方向,正说明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张建文,洛阳古墓博物馆副馆长。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作为考古领队和工地负责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发掘小浪底栈道调查和仓储遗址发掘、三峡库区考古发掘、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南水北调辉县早生古墓群等考古项目40余项;在博物馆期间主持天子驾六车马坑本体保护加固工程和多次外展临展工作,参与主持北魏宣武帝景陵及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一期(馆内)整体提升项目。主持编著《东周王城遗址与东周车马坑研究》《河洛文化年表》等书籍9部,代表性论文《唐代洛州刺史贾敦颐墓发掘》发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参与的小浪底栈道调查和仓储遗址发掘获得1998年十大考古发现和田野考古发掘质量三等奖。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