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支持科创,呼唤更多社会力量

发布时间:2024-06-04 11:19:10 来源: sp20240604

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第三届“青山科技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10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凭借碳中和相关科研议题及成果参与申报并获奖。

“青山科技奖”旨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上,科技创新与进步是重要推动力量。正因如此,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聚焦科技、瞄准前沿,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甄选并奖励先进技术和研发人才,给予他们更好的支持,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技驱动力。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为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平台在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科研人才成长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青山科技奖”“科学探索奖”等,都是重要的尝试。以互联网平台为牵引,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参与科技奖励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凝聚创新创造的力量,为推动科创攀上新的高峰厚植人才基础。

同时应看到,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具有周期长、投入大、回报慢的特点。单靠某一部门、某个机构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越是涌动着科技创新力量,越需要鼓励并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事实上,很多企业、社会机构也愿意成为科创、科研的“助推器”。支持科技创新,受益于科创成果,在全社会起到良好示范带动效应,如此激励之举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对科技创新、科创人才的奖励激励是第一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则更为关键。只有帮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使得科技创新释放出更大的综合效益,进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其实,无论是支持科创,还是奖励科研,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久投入、长期耐心。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创新应用,这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挥科研院所、企业、互联网平台等多方主体的力量,支持并鼓励科技创新,也必然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充分激发各创新主体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能不断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截止目前,“青山科技奖”已举办三届。这项由美团发起,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相关学会和行业协会共同支持的公益性基金,已累计为29位来自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提供支持。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相信随着全社会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共识与行动日渐成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后劲也会越来越足。

(责编:樊美琪、曲源)